中文 | English


新聞專欄 > 產業動態

機器人掀工業革命 台灣每萬人有124台

全球機器人産業蓄勢待發,國際機器人聯盟 (IFR)估計,2013年台灣平均每萬人有124台工業機器人,排名全球11。工研院 IEK預估,全球機器人市場2年後將成長至6千億元,2021年更突破兆元台幣。宏遠證券表示,國內佈局機器人相關供應鏈的廠商包括台達電(2308)、鴻海(2371)、研華(2395)、上銀(2049)、盟立(2464)等,不少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或正在日益精進。


全球機器人産業蓄勢待發,國際機器人聯盟 (IFR)估計,2013年台灣平均每萬人有124台工業機器人,排名全球11。圖為德國機器人大廠KUKA今年8月參加台北自動化工業展。(記者羅倩宜攝)

根據工研院産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數字,201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約122.5億美元,2016年將成長至202億美元,五年增幅逾6成。機器人市場分為兩大類,工業機器人及服務機器人,前者主要用於製造業生産線的搬運、焊接、組裝,應用最廣泛的包括汽車、電機電子、食品、面板、晶圓等産業。後者則包括工程、國防、醫療及家務等機器人。

宏遠證券分析師吳柏炘表示,目前全球機器人的需求動能主要來自工業機器人,但未來更具成長潛力的則是服務機器人。IFR 統計顯示,工業機器人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開始廣泛被採用,過去5年每年成長12%,2013年賣出17.9萬台,數量看似不大,但單價以台幣百萬元起跳,因此當年度全球市場也達近2千億元。

工業機器人需求最大的國家以往是日本,2013年被中國取代。去年中國採購3.6萬台工業機器人,較上年度增加6成,日本及美國各採購2.6萬及2.3萬台。吳柏炘指出,主中國最低工資每兩年以15−20%的幅度成長,為了解決工資上漲及缺工問題,包括汽車廠的焊接、3C廠的組裝,都用機器人來取代。

自動化設備大廠艾波比(ABB)集團副總裁兼機器人部門主管倪思德(Per Vegard Nerseth)認為,去年中國製造業機器人的密度僅每萬人23台,遠落後韓國的396萬台,但中國已成為機器人成長最快的國家,幾年之後市場規模將遙遙領先第二、第三大市場。

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整機市場,仍由國際大廠獨占鰲頭,包括德國KUKA、瑞典ABB、日本安川等;不過中國官方也在大力扶持國內産業,例如隸屬中國社科院旗下的瀋陽新松機器人公司、哈爾濱博實自動化等。



取材自:自由時報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 (2014/9/22)




回應



發表回應

您的名字:


您的Email:


回應:


請輸入下方圖片內的文字(點擊圖片兩下可更換圖片,大小寫不拘)
圖形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