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聞專欄 > 產業動態

機器人市場井噴:「四大家族」能被國產廠商超越嗎?

7月12日舉行的「2016西門子工業論壇」展覽區,一款智能的庫卡機器人在西門子的PLC(可編程序控制器)控制下,靈活地拾起了桌面上的銀色袖珍激光筆。「這是我們與西門子聯合開發的產品,簡易便捷的操作隨時讓它抓取任何物品。」展會現場的庫卡駐場工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工業4.0」和智能製造的雙重技術戰略路線讓工業機器人被市場漸漸接受並認同,企業不僅可以藉助它們節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也輕而易舉地將工業流水線改造得更「聰明」。不過,全球機器人市場依然被ABB、庫卡、安川和發那科等傳統「四大家族」牢牢佔據,國產製造商想要彎道超車並不容易。
 

六軸機器人是海外公司「標配」

作為全球機器人的引領者,「四大家族」多年來都是行業風向標,收入也遠超其他同行。2015年,庫卡公司營收29.66億歐元,其中機器人業務佔9.01億歐元,息稅前利潤(EBIT) 1.36億歐元,機器人帶來了1億歐元之多;發那科的營收為60.81億美元,凈收入17.30億美元;至今只發佈了2014年數據的安川公司營收也高達39.63億美元,利潤3.02億美元,ABB的機器人業務同樣持續上升。而在國內,較知名的機器人上市公司如機器人(300024.SZ)、華昌達(300278.SZ)及新時達(002527.SZ)等,去年同期收入在15億元~18億元之間,利潤均未過5億元,與「四大家族」在收益上就有著不小的差距。

第一財經記者也發現,以工業機器人的轉軸數這一點為例,就可看出彼此的不同。轉軸數基本決定了靈活度,轉軸越多佔用的空間也越小,因此更多角度的工作能輕鬆實現。但轉軸多也意味著機器人的承重相對減小,研發製作難度也越大。安川公司曾在上周舉行的上海機器人展中拿出了15軸醫用機器人、6軸定點機器人。在醫藥行業的實驗過程中需無菌、恆溫、恆濕條件,有些實驗還涉及放射性材料和有毒氣體,這種情況下用機器人做實驗更為安全高效。而15軸機器人就擁有兩個7軸臂,編程后能進行實驗及配藥過程,對藥劑量的把控也比人為操作更強。庫卡的新品「KR3」則是可負載3公斤的「小人」,在600mm*600mm的空間內自由靈活地轉動,主要用於微型工件及產品生產,適用於對空間和精準度要求極高的電子行業。

國產龍頭企業機器人在展會上也主推了一款六軸機器人。其工作人員介紹,如今國產機器人市場普遍使用的是三、四軸機器人,這款新品是公司第一款六軸機器人,有著更大的靈活度。同時該機器人也開發了人工牽引示教功能。從國內外的機器人對比中可看出,「四大家族」雖然在市場份額上不斷受到崛起的新興公司衝擊,但技術上仍超前,安川公司就表示其機器人六軸是常規,此外庫卡與它也都有單臂七軸的產品。
 

整合及研發能力誰更強? 國內外機器人製造商之間的差異還體現在自動化的使用程度上

歐美等發達國家因人工費用較高,早就使用機器人來解決部分生產環節;我國工業化程度較低,工資相對便宜,對部分企業來說將工人全部換成機器人所需成本較高,大量裁員也會給企業和社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因此機器人的普及率還不夠。除食品、藥品等對生產環境和安全要求較高的行業自動化生產程度相對更高,更多產業還在使用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模式。一些化工廠清洗工作、高空作業及危險性工作逐步由機器人代替,但其他行業仍在觀察機器人的實際使用情況(如效率及成本等),才會做決定是否購買。

國內機器人公司某高級工程師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製造型公司還處於2.5時代,在考慮如何將人換為機器人;國外則是工業4.0階段,它們是將機器人換成更快、更好的機器人。」因此,「四大家族」藉著傳統知名品牌優勢及強大的研發能力,新品推出的速度和能力也更強。ABB剛剛發佈了一款大型機器人,有效負載800公斤,可廣泛滿足汽車、一般工業對高負載大型機器人的需求,運行速度比市場上同類產品還要快25%,還可據搬運物體的重量和尺寸自行調整運行速度。而庫卡公司的前述工程師也表示,它們研製的機器人也可抓取600公斤的產品。

庫卡公司前述工程師也表示,現在更多跨國企業聯手合作,也會讓國產機器人發展受阻。比如庫卡與西門子的PLC直接對接后,人們不再需要經過庫卡繁瑣的編程培訓了,只要工程師會用PLC上編程、操控,庫卡機器人的運用也就如魚得水了。

這樣做的好處有幾點:第一,通過PLC界面,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管理層,都可實時了解機器人的電力、出力等詳細參數,而以前庫卡機器人有

很強的獨立性,其他人很難插手。第二,簡易便捷的操作會讓庫卡機器人和西門子PLC雙雙受益,客戶通過產品的採購與使用也節約了大量時間,工作透明度和效率都有提升。庫卡前述工程師也表示,事實上機器人的底層技術如控制系統還是在自己手裡,不存在設計與產品技術參數外泄的問題,這類合作給國產機器人的發展設置了門檻。

一位熟悉機器人運作的專家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海外機器人領先的另一重要因素不僅僅是技術問題。

機器人最重要的是控制系統、減速機、驅動器和電機等零部件。控制系統一般是機器人公司自己編程製作,其他產品都可進行外采。庫卡的減速機就是從日本兩家公司採購,電機的主要提供商是西門子。其在對技術集成和商務條款的準確把握后,一款海外機器人得以外售。國產機器人並非達不到技術峰值,反而是為了追求差異化、性價比等,選擇另一些零部件供應商。那麼最終結果是,當工業製造商尋找一些機器人合作夥伴時,價格已經不成為最主要的問題,而是保守地選擇海外工業機器人來操作、使用,這也是讓國產機器人得不到垂青的重要因素。

不可否認的是,國產機器人也在逐步被大型汽車生產商等客戶接受,但拿下海外機器人公司現有的市場份額,時機還不成熟。國產公司有沒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答案是明確的。在面對更多受眾、追求更高性價比的消費市場中,國產機器人也更易於接納。所以大量國內企業已湧向了嬰幼兒教育、金融及旅遊服務等領域。
 

四大家族也有煩惱

不過,「四大家族」也不是高枕無憂。教客戶使用機器人是他們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儘管庫卡與西門子聯合推出了操作更容易的機器人,但這一合作目前還沒有覆蓋所有庫卡機器人。該公司的CEO Stefan Lampa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稱:「機器人是非常先進的技術,使用我們的機器人集成化系統,必須要有一個很大的工程師和技術專家團隊的支持,這極大地阻礙了我們在中國發展的進程。未來,庫卡所做的是造出更加易於操作的機器人。」

庫卡電子行業副總裁Wolfgang Schiller也表示:「我們花費了很多精力在教育市場上,同時要完成對整個行業的培訓,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挑戰。」

安川也面臨同樣的挑戰。其工作人員在介紹15軸醫療機器人時表示,儀器調試是現階段企業購買該款機器人時顧慮最多的地方。工程師需提前寫好機器人的醫學實驗程序,經過調試確認後方可安心使用。然而,實驗方法和程序是在不斷變動的,現階段的機器人只能進行最簡單的學習模仿,複雜的動作必須經過人工調試和確認,過程會相對漫長。




取材自:北京新浪網 (2016/7/13)




回應
謝志強 說:
您好~ 我司是CNC車铣床的精密零件製造商.我司有興趣參與 機械手臂與 機械人的開發與製造. 請問可否有相關單位能提供協助
2016/8/18 上午 10:12:27





發表回應

您的名字:


您的Email:


回應:


請輸入下方圖片內的文字(點擊圖片兩下可更換圖片,大小寫不拘)
圖形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