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聞專欄 > 產業動態

機器人搶勞工飯碗 是否也該繳稅在歐洲引起論戰

採用機器人製造產品兼具效率和成本等多種效益,工廠生產線自動化因而逐漸蔚為風潮,但在此同時,機器大軍搶奪勞工飯碗的疑慮也與日俱增,若果如此,對社會的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假使機器人造成大批失業潮,那麼這些人原本該繳的稅由誰來遞補?歐洲立法議員們現正為此掀起唇槍舌戰。

1960年代工業機器人首次在歐洲、日本和美國市場現身,當時的機器體積巨大、笨重且昂貴。如今先進科技正掀起劇烈的變革,轉變之劇烈更甚於前一次的工業革命,拜此所賜,現在工業機器人比起過去便宜,編寫程式也較為容易,對企業而言,工廠部署機器人很划算,除了有助於降低勞工成本之外,還有助於提高生產力。
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評論,配置Amazon Robotics製造機器人的倉庫,處理訂單數量是沒有自動化倉庫的4倍。
有鑑於工業機器人具備諸多效益,過去數十年來從Google到波音(Boeing)、西門子(Siemens)和富士康均相繼搶搭自動化列車,而引領這股工業4.0(第4次工業革命,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風潮者包括德國、美國、南韓和英國等國家,汽車零件供應、電氣和電子產業則是走在潮流的尖端。
根據波士頓顧問集團(BCG)的估計,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總數約140萬台,2017年料將增至190萬台。隨著生產線自動化需求持續攀升,無庸置疑地,機器人製造廠將受益匪淺。BCG推估,目前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約150億美元,2025年時金額將激增逾3倍至670億美元。
然而,在企業迎接自動化的同時,卻伴隨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機器人對勞工市場究竟會帶來甚麼程度的衝擊?對此各方看法不一。
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於2016年發布的報告預測,機器人所造成的工作機會流失將相當少,21個成員國估計平均減少9%。2013年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Carl Benedkit Frey和Michael A. Osborn預測,未來20年在電腦化的衝擊下,歐盟54%的工作有消失的風險,在隨後2016年發布的報告中,則又預測美國未來10年或20年47%的就業機會恐因此流失。
彭博BNA(Bloomberg BNA)分析指出,釐清失去的工作機會數量至為重要,因為這涉及流失的稅收規模,而這也是主張課徵機器人稅者的核心論據。
在歐洲,關於是否該課徵機器稅正引發論戰。機器人稅遊說團體Universal Basic Income Europe理事成員Barb Jacobson質疑,如果勞工的就業機會被機器人奪走,導致沒有收入,那麼誰會去買由機器人製造的產品和服務?Jacobson透露,開發新科技專利的研究專案通常由公共資金贊助,從這些專利中獲利者回饋一部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來自於機器人的稅收應該以基本所得(basic income)的形式被共享。
但異議者認為,與其計算究竟多少就業機會流失,不如專注於檢視失業和自動化之間的關聯,若從這方面來看,目前尚無資料顯示機器人帶來負面影響,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資料更顯示,在高度機器化水準的國家甚至就業率有升高的情形。
布魯塞爾貿易協會EUnited Robotics主任Patrick Schwarzkopf表示,根據形容,過去經驗並無證據顯示高度機器化造成低就業率,因此機器人稅基本上是硬要對一個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機器人製造廠和經濟學者也傾向主張自動化創造就業機會,2015年勤業眾信(Deloitte)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報告指出,2001年至2015年間先進科技很可能造成8萬個低階技術工作消失,但另一方面卻創造將近350萬個高技術性的就業機會。另外根據多家機構的研究結果,較容易受到機器人威脅的行業涵蓋製造業、物流和運輸等,包括電子產品組裝、銀行櫃員、打字員、個人助理、零售店收銀員、快遞員、報稅師和資料輸入專業人員等。
然而,姑且不論受到威脅的工作種類,假使因為自動化而造大量工作流失,其後果除了大批勞力閒置之外,還包括政府稅收下滑,稅基受到侵蝕。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2016年5月首次針對這些潛在的隱憂發布報告,內容討論機器人相關議題如責任、遵守道德標準,以及稅制若不修改,歐洲國家社會安全系統是否仍可延續等,並提議在2月16日表決是否向物主開徵機器人稅提案,結果是遭到否決。
法律專業人士指出,向企業課徵機器人稅不僅設計上有困難,而且執行也不易,因為這需要一個對「機器人」提出一個實用且可行的定義,以及明確的方式來特定的方式來歸類機器人或自動化機械的獲利貢獻。產業團體和經濟學者也警告,機器人稅可能降低企業創新意願,而且迫使其遷移到無需繳納自動化科技稅金的管轄權範圍內。



取材自:Digtimes/蕭菁菁 (2017/3/14)
http://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id=0000495130_xsg0j7wh4ujemkl5h2iro



回應



發表回應

您的名字:


您的Email:


回應:


請輸入下方圖片內的文字(點擊圖片兩下可更換圖片,大小寫不拘)
圖形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