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聞專欄 > 產業動態
10月工業、製造業生產連八紅 積體電路業指數勁揚近二成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25)日發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100.6,年增8.85%;製造業生產指數100.51,年增9.32%,皆為連八個月正成長。其中受惠AI需求強勁,帶動12吋晶圓廠代工增產,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近二成。

在AI伺服器訂單挹注下,經濟部預測,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未來兩個月仍會持續成長。

經濟部表示,因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半導體高階製程及伺服器供應鏈需求延續,加上年終採購旺季備貨需求接續釋出,預測11月製造業生產年增5.8%至10.1%,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有望維持二位數成長。

近一年工業生產指數與年增率
近一年工業生產指數與年增率

經濟部統計,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9.32%,累計前十月年增11.11%。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主因是受惠於AI需求強勁,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穩健成長所致。

各業中,10月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6.47%,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需求攀升,帶動12吋晶圓代工增產,年增19.78%。不過,面板及其組件業生產則年減6.8%。

黃偉傑說,電子零組件業表現「一好一壞」,其中積體電路指數125.64,創歷年單月新高,連帶推升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亦同步創歷年單月新高,雙雙呈連十紅。雖消費性電子產品備貨潮趨緩,但AI伺服器高端訂單持續,預估積體電路未來兩個月仍會持續成長。

至於面板及其組件方面,10月生產指數年減6.8%,連三月負成長,黃偉傑表示,面板第4季成長未如預期,廠商寄望中國大陸舊換新政策拉抬,期盼挹注電視機等大尺寸面板產品。

經濟部統計,10月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35%,為連16個月正成長。黃偉傑分析,主要動能來自檢測設備和伺服器,其中檢測設備受惠半導體擴充產能,國內外訂單持續增長。

黃偉傑分析,第4季為伺服器新品交替期,有部分廠商反映,新品轉換期過程,AI伺服器產能可能趨緩,通用型伺服器增加;加上高基期,有可能抑制AI伺服器動能,新品動能最快今年12月浮現,大量產能應於明年首季出現。

至於傳統產業,黃偉傑指出,機械設備業受惠半導體產業擴廠動能強勁,年增11.06%,不過,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和汽車及其零件業持續呈現衰退,分別年減3.52%、5.01%、12.59%。

 


資訊來源:經濟日報
日      期:2024/11/26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8384382?utm_source=newsletter&utm_medium=mail


延伸閱讀
     ●  產業速讀:鴻海打造護理機器人、華航開業65年最佳績、台灣智慧醫院輸日韓

     ●  產業分析-人型機器人走入現實 感知應用深度剖析

     ●  「讓 AI 成為朋友與夥伴」,三星 Ballie 機器人今夏推出

     ●  台灣如何引爆 AI 機器人產業?NVIDIA、台大教授與新創共同揭示關鍵要素

     ●  加速AI落地! Deloitte高峰會揭三大產業轉型關鍵

     ●  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第21屆揭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