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聞專欄 > 產業動態
陸人形機器人高速增長 錢景好 估2026年規模將突破人民幣200億元

 工商時報 黃欣

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不斷發展,市場看好其在產業應用方面的前景。大陸調研機構賽迪研究院分析,在官方引導和投資驅動下,大陸人形機器人產業將高速增長,預計2026年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人民幣(下同)200億元,未來功能型整機將逐步成為主流,發展潛力巨大。

每日經濟新聞20日報導,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的多元應用,在多場大會上都成為吸睛亮點。以今年8月北京舉辦的「2024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家深圳企業亮相全尺寸人形機器人,該款機器人不僅能自由行走、爬樓、往返跑、搬運重物等,且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適應多元化應用場景。

報導指出,大陸各地積極推動人形機器人在工業製造、醫療健康、服務業等領域應用,加速產業轉型升級。以上海來說,已經公布多項支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政策利多,包括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產業投資母基金,對重點產業鏈將祭出2兆元的投融資授信,並提出降低物流成本、加大財稅支援、加強企業服務等若干措施。

另外,湖北武漢東湖高新區(中國光谷)10月17日推出的「促進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九大積極發展的未來產業,預計每年投入至少10億元資金支持。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將加快推進小規模量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大人形機器人研究院科技委員會主任丁漢表示,過去看到的機器人類型,都屬於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等專用機器人,但從2020年底至今,人形機器人的技術進入第四代-人工智慧(AI)模型控制,也就是全身行為或通用行為控制,針對複雜場景做到通用。

報導指出,高盛日前公布的「人形機器人專題報告」預計,2035年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達到140萬台、市場規模達380億美元。丁漢表示,人形機器人的潛在應用場景很多。未來能否在工業製造產生大批量應用,要看這輪技術的成熟度和產品性價比能否達到要求。


資訊來源:工商時報
日      期:2024/10/21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1021700110-439901


延伸閱讀
     ●  中醫大附醫AI暨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張詩聖:AI落地臨床 讓醫師更快救人

     ●  【一文看懂】智慧機器人商機無限!且看MIT供應鏈如何打造新護國神山

     ●  2025未來科技館盛大開幕 鏈結科研與產業 匯聚智慧機器人專家開啟臺灣新賽道

     ●  結合產學資源、與國際接軌 台大成立AI、先進生醫研究中心

     ●  直擊達明機器人產線 人形機器人實驗室罕見曝光

     ●  東佑達自動化與日本 YAMAHA MOTOR 成立合資公司 TY ROBOTICS Co., Ltd.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