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第21屆揭曉 |
「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Hiwin Thesis Award) 第21屆頒獎典禮於3月29日舉行,臺灣大學呂柏廷同學與楊士進教授以「印刷電路板繞組及冗餘位置感測器集成之軸向磁通馬達於衛星反應輪應用」勇奪金質獎、獎金100萬元。臺灣大學本屆推薦14篇論文參選,有8篇進入決審,最終有5篇獲獎,獎項囊括金質獎、銀質獎及佳作獎,堪稱本屆最大贏家。臺灣科技大學本屆推薦7篇論文參選,有4篇進入決審,4篇全部獲獎為第二贏家。
上銀科技自2004年起辦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每年投入超過1,000萬元經費,鼓勵大學研究所師生投入精密機械研究領域,累計1~21屆參賽論文共2,018篇,得獎篇數共314篇,得獎師生合計668人。
第21屆共有91篇論文被推薦參選,總計21個大學參與,經公正、公平、公開、嚴謹的審查程序,初審後有42篇進入複審,其中26篇進入決審,決審過程競爭相當激烈,不僅同學們緊張,評審委員們也十分辛苦審核,最終14篇獲獎,能得獎實屬不易,均為此領域的佼佼者。
21年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陪伴機械系的師生不斷精進,今年金質獎的老師楊士進教授,曾是第四屆工具機特別獎的得獎學生,第17屆佳作獎的得獎教授,第19屆銀質獎得主,第21屆終於一舉拿下最高獎項金質獎。頒獎人國科會李旺龍處長,曾是第六屆工具機特別獎的得獎老師,他培育的學生余思緯目前也在上銀科技研發單位擔任要職。今年也看到跨校合作共同指導學生,賈皓文同學的研究論文,指導老師是台科大謝宏麟副教授與中央大學李朱育教授跨校共同指導,可見這21年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無形中拉近了機械系師生的距離,陪伴大家共同成長。
「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的舉辦,讓大學機械相關系所全部“動”起來,尤其是教學孜孜不倦的教授們,對台灣精密機械工業奠下良好的基礎;而機械系所畢業生,也投入產業界為台灣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同時拋磚引玉進而帶動一些企業論文獎的創設與舉辦。因此,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多年來倍受國內機械業與學術界重視及讚譽,已被譽為機械業的「諾貝爾獎」,持續激發教授與學子的熱誠,吸引更多青年學子投入機械科技領域的未來,也逐年蓄積台灣研發創新的能量。
圖說:教育部 葉丙成次長(左)、金質獎 呂柏廷 同學(中) 與 楊士進 指導教授(右)
圖說(第一排主賓由左至右):選拔委員會 李偉賢召集人、經濟部產發署 陳國軒 主任秘書、教育部 葉丙成 政務次長、上銀科技 卓文恒董事長、國科會 李旺龍處長、上銀科技 陳進財副董事長、評審會 黃漢邦召集人與後排 金、銀、銅質獎得獎師生合影。
圖說:第21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得獎師生與貴賓合影
第21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得獎名單
序號
|
獎 項
|
獎金
|
學校系所
|
研究生
|
指導教授
|
論文題目
|
1
|
金質獎
|
100萬
|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系
|
呂柏廷
|
楊士進
|
印刷電路板繞組及冗餘位置感測器集成之軸向磁通馬達於衛星反應輪應用
|
2
|
銀質獎
|
80萬
|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系
|
鄭育廷
|
陳亮嘉
|
基於傅立葉光學與點擴散函數模型之多通道反卷積神經網路與影像超解析技術開發
|
3
|
銅質獎
|
60萬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
汪雨辰
|
蔡明義
江東源
|
單晶碳化矽晶圓基板加工製程之殘留應力分析及消除應力製程之研究
|
4
|
優等獎
|
30萬
|
國立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工程系
|
陳冠瑜
|
李國賓
|
整合型微流體平台與光學檢測系統用於檢測類風溼因子和抗環瓜氨酸抗體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
|
5
|
優等獎
|
30萬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
賴韋全
|
郭俊良
|
繞切蜂巢式玻璃纖維複合材料之切削力學模型 、刀具磨耗與加工表面破壞形貌
|
6
|
佳作獎
|
10萬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
魏柏林
|
石伊蓓
|
面滾式傘齒輪三維環線法切削加工模擬之改良及切削力分析
|
7
|
佳作獎
|
10萬
|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系
|
李韋辰
|
林峻永
|
擴展壓縮取樣應用於渦電流三維重構
|
8
|
佳作獎
|
10萬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機器人碩士學位學程
|
許晏誠
|
程登湖
|
應用多層網路架構並基於沃羅諾伊分割的異質感測器網路的複合式目標物覆蓋式控制
|
9
|
佳作獎
|
10萬
|
國立臺灣大學
工程科學與海洋工程系
|
郭涵焜
|
李世光
許聿翔
|
以陀螺儀與磁力計實現線性多自由度自走式壓電馬達回授控制系統之設計與開發
|
10
|
佳作獎
|
10萬
|
國立臺灣大學
應用力學所
|
黃鼎棊
|
王安邦
|
全新高效率鑄膠、電泳與轉漬三合一整合設備開發
|
11
|
佳作獎
|
10萬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研究所
|
陳冠維
|
陳順同
|
不同高度之等放電能量比線切割放電加工技術研究
|
12
|
特別獎
(工具機)
|
10萬
|
國立成功大學
機械工程系
|
閻慶賢
|
劉建聖
|
使用掃描式測頭之五軸工具機雙旋轉軸幾何誤差同步量測系統
|
13
|
特別獎
(科技大學)
|
10萬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
賈皓文
|
謝宏麟
李朱育
|
大尺寸陰影疊紋式量測技術之開發及於晶圓表面形貌量測之應用
|
14
|
特別獎
(科技大學)
|
10萬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
廖展碩
|
劉孟昆
藍振洋
|
整合基於物理建模與深度學習架構的泛用型Delta機器人故障診斷
|
|
資訊來源:上銀科技
日 期:2025/03/30
https://www.hiwin.t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