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加】11/23(四)運用可預測技術強化供應鏈韌性交流座談會 |
運用可預測技術強化供應鏈韌性交流座談會
112年11月23日(四) 14:00-16:30 /集思台中文心會議中心G3
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企業營運問題在於「供應鏈韌性」,您的企業是否已經具備面對各項風險、破壞或衝擊時,能夠迅速恢復的能力?根據IoT Analytic對美國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CEO進行調查,發現大家所關注的供應鏈議題主要圍繞在人工智慧、勞動力與工業4.0(智慧製造)三面向,特別是在討論到工業自動時,最熱烈的關鍵技術就是可預測技術。
預測分析對於想在市場上維持一定競爭力的企業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助力。正確預測分析將有助於企業在競爭中取得領先、降低成本,進而成功達到目標。但究竟預測技術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企業又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預測方法,以及又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藉由本場活動,我們將從產業觀察、研究分享及產業實際應用案例,帶領各位一起進入深入的討論,協助各位能夠具備基礎應用與建置概念,並從中聆聽產業需求,進而提供更實質的幫助。
- 指導單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
- 時間/地點:
1.台北場2023年11月10日(五) 14:00-16:30 (13:30-14:00開始報到,前50名報到者可獲得不銹鋼微波盒)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岱爾達廳(106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億光大樓3樓) 已結束
2.台中場2023年11月23日(四) 14:00-16:30 (13:30-14:00開始報到,前50名報到者可獲得不銹鋼微波盒)
集思台中文心會議中心G3(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107號4樓)
- 邀請對象:金屬加工、電機電子類製造業者、系統整合業者等。
-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OjmqaR(每家每場次限報2名)
- 活動聯繫人:李小姐04-23581866#39/inna@tairoa.org.tw
- 注意事項:
(1). 因場地座位有限,本活動將由主辦與執行單位進行資格審核,通過審核者,將於活動前2天以電子郵件寄發含有報到編號的「報到通知」,以示您的出席資格;未通過審核者,亦會收到一封婉拒通知信。若您未收到任何通知信件,請來電詢問。本活動不開放現場報名,活動當日未持有含有報到編號的「報到通知」的來賓,恐無法入場參與活動,若造成不便,還請見諒。
(2). 為確保活動順利與大眾健康,請與會來賓遵守呼吸道衛生、咳嗽禮節,活動當日若健康有疑慮者,入場請自行配戴口罩。
活動議程:
|
內容
|
講者
|
13:30-14:00
|
貴賓報到
|
14:00-14:10
|
致歡迎詞
|
14:10-14:50
|
現代供應鏈韌性挑戰、企業缺口及應對建議
|
資策會MIC產業情報研究所
張家維副主任
|
14:50-15:30
|
產業如何應用或導入可預測技術
|
台北場
明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王建智教授
台中場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
林國平教授
|
15:30-16:00
|
產業應用可預測技術案例
|
資策會綠色製程科技中心
賴柏榕組長
|
16:00-16:30
|
Q&A交流
|
主持人:
台北場
均豪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政興 董事長
台中場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蔡清池 特聘教授
|
註:主辦單位保有議程調整之權利。
|
資訊來源:
日 期:2023/10/18
|
|